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大厅(中国百科)有限公司官网

科研动态
首页  >  艺术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传统意韵与当代钢琴作品专题讲座圆满举行

作者:胡旭然 时间:2021-10-25 点击量:

(通讯员:李思洋、李怡霏)2021年10月19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大厅钢琴系主办的专题讲座:传统意韵与当代钢琴作品,于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大厅323教室圆满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旅德钢琴演奏家、指挥、恺撒堡艺术家、柏林钢琴打击乐团创始人谢亚鸥,从演奏者的角度谈中国传统意韵在周文中《柳色新》和钟启荣《时间的流逝》在当代钢琴作品中的体现及融合。该讲座由我院钢琴系主任凌俐老师主持,钢琴系教师及学生到场参加,现场气氛热烈。



 谢亚鸥老师首先介绍了美籍华裔作曲家周文中先生的生平与经历,并指出正是这些经历帮助周文中先生沉淀“文人精神”,树立起“天人合一”的美学理念,最终成为更完善的艺术家。周先生钢琴作品《柳色新》的音乐素材,来自受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启发的古琴曲《阳关》,现常见版本为《阳关三叠》。谢老师强调,《送元二使安西》是被后世的诗人们不断扩充成为一首多段体的诗歌,而所谓三叠便为三次重复,经历代演变出不同的叠法。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谢老师引领大家欣赏了古琴演奏家龚一演奏的古琴曲《阳关三叠》,感受每一叠的变化,最终指出,音乐的结构是受到诗歌结构的启发得以完善。

       随后,谢老师对此曲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例如,以《柳色新》的52-57小节为例(原曲为“客舍青青柳色新”的一句),指出这一句的原曲音域为六度,被作曲家立体化伸展开来,铺洒到将近5个八度的音区里,每一个音符的时值、力度等都是经过仔细推敲。正如周文中先生在《景与声:一个回忆》中记载的那样,“古琴曲与草书一样,结合点状的线条、强化的转折、脉动的密度及调节的织体在一起,去揭示心灵的平衡——在知识、训练、抱负及直觉方面。”《柳色新》作为周文中先生将书法的原理运用在音乐中的第一首钢琴作品,复杂记谱背后蕴含的音韵肌理、抑扬顿挫和节奏律动体现着字迹字体的流动感,并随着诗词浮现出来,显得逻辑又自然。

       谢老师总结从《柳色新》中反映的周文中先生重要的创作理念,是认为世界音乐的源头都是一样的,并认为中西方音乐应当“再融合”。

       马来西亚籍华裔作曲家钟启荣先生创作的《时间的流逝》,是谢亚鸥老师在本场讲座中讲解的另一首钢琴作品。谢老师讲到,这首《时间的流逝》是钟启荣先生受庄子《知北游》的启发而作,特别是其中“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三句,短小的诗句,透露出深奥的哲理。

 钟启荣先生曾于世界各地留学,获奖无数。钟先生的音乐创作特点是以实验性的手段对东西方乐器和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并探索其中更为独特的方面。《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天、地、人”的思想,“天”是在极高的音区装饰奏和反复,“人”是中音区两次的音程旋律,“地”是极低的像锣一样的音响,而人声是联系天地人的灵气。谢老师现场播放了两段视频,一个是美国钢琴家Guy Livinston用这首曲子作为背景音的一段60秒的视频,这条简短的视频也是他邀请钟启荣先生共同参与的“60个60秒项目——眼睛与耳朵的节日”项目中的一部分;另一个是谢老师演奏的纯音乐版本。谢老师提到,这首曲子的原谱里面有多达11处的延长记号,与5个气口(以逗号形式展现)。谢老师为大家演奏讲解了乐曲的开头部分,邀请在座的一位同学帮助她,并辅以按住立式钢琴低音区的琴键——只是无声的按住,随后谢老师弹出了两个和弦,让大家聆听并区分这样发出的声音与踩住延音踏板的区别。果不其然,按住琴键所保留的音是谢老师和弦中弹到的,且延留音清晰可辨,整体音响令人耳目一新,而延音踏板则是将弹下的音模糊到了一块。谢老师介绍这种方法的名称为“Depress the cluster silently”,“depress”的意思为抑制;“cluster”可以将它译为音块。谢老师除了着重介绍三角钢琴中的中踏板——可以选择所需要的延留音,使这些音的制音器离开琴弦的用途之外,还介绍了类似菱形音符等现代钢琴作品记谱时常用符号的弹法。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谢老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交流讨论。钢琴艺术硕士张天铄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周文中先生期待的中西方音乐观念应“再融合”中的“再”?谢老师指出所谓再度,是指一千多年前东西方音乐观念曾经融合过,而后由于受殖民文化的影响,至今“欧洲为大”的观念仍是深的,某些亚洲国家的音乐发展有极大的进步,但事实上仍是西方的东西,缺少自己的文化根源,缺少灵魂。周文中先生期待的是“亚洲文化的基本观念不露锋芒地融入世界当代音乐的主流,让不同的传统在整合所有音乐观念中形成一股巨大的人类音乐新潮流。”周文中先生的这一观念同时很深的感染并影响了许多现当代作曲家的创作。艺术创造源于生活,钟启荣所面临的“多元化”生活环境的影响隐现于他创作的各个方面。他的音乐让人们感受到了在多种文化跨界交流下所产生的特有的、强烈的个性化美感。他从自己的个人体验出发,在对大自然声响的探索中构建出他自己诗意化般独特魅力的音乐语言。通过音乐传达出文化底蕴,这与作曲家自身的成长经历和美学追求密不可分。

钢琴硕士专业学生曹筱勤、龙洁、马瑞泓等同学也结合周文中先生的相关文献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提出问题,谢老师一一给予耐心的解答 。

凌俐老师也提出疑问,华裔作曲家周文中和钟启荣先生在创作中寻求自己的声音,这对我们中国现代的钢琴教育有什么启发、借鉴和学习的意义?谢老师认为弹奏学习这类钢琴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拓宽对声音的想象力,启发现代音乐创作与演奏的可能性。同时,谢老师补充说明了在《柳色新》的创作中,其中国的传统意韵表现已不同于其早期作品中的隐性特点,而是表现出既显性又隐性的特点。谢老师表示,每次演奏《柳色新》都有新的发现,这对于她来说是一首常弹常新的作品。

 最后,凌俐老师对本次讲座做出总结,感谢谢亚鸥老师的精彩讲学,希望同学和老师们能更多接触到近现代的尤其是华裔作曲家的近现代钢琴作品,重视这些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因为,我们中国的钢琴教学应当立足民族,立足传统,面向世界,面向现代,面向未来!


1BE87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大厅 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27-6786778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      学院联系人:董老师,办公室: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大厅313室

XML 地图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