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年9月22日14:00-15:30
地点:华中师范大学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大厅629教室
主讲人:黄虎副教授
主持人:康瑞军副院长
综述人:刘恒秀(研究生二年级)
“我到底做了些什么?然后又产生了哪些经验教训?”这是黄教授开篇对自己即将要做的讲座进行的一个概述,接下来,他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音像篇
黄教授的研究领域包含了音像,地图,文献,课程,展演等,第一方面就走出了传统的”圈子”,不以”死的”理论而用”活的”应用来做音乐,在音像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其中最让他引以为豪的是《晋陕黄土高原音乐地理研究》的出版,包括音、像、图、文四个部分。其中的CD已达国际获奖级别,DVD适应不同人的需要,从专业摄影师拍摄的6000张图片中精选出250张,整个出书概念不同于平常,作者分为艺术总监,音乐总监以及执行总监。随后,黄老师分别对三位总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黄老师在10年博士毕业后做的相关研究还有《汉水流域传统音乐》、《四方水土四方乐》(一二三),这两个音像作品都是由龙音音像公司出版,后者是把全国好的民间音乐请到中国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大厅进行演出而制作的录像。之后还出版了《丝绸之路上的民族音乐》,其中2100分钟的音像作品包括45张CD和5张DVD,是六国(包括了国内四省)的民间音乐。黄老师告诉我们,“在任何抬头走路的时候都要注意看看脚下的土地。”在音像修复上,黄老师的研究团队也下了很多功夫。黄老师把自己即将推出的项目比作听力版的“舌尖上的中国”,这让我们对“耳朵听中国”的理念有了更多领会。
二、地图篇
在这一篇里,黄教授主要介绍了《民间歌曲地图集》,包括了陕、甘、宁、新、青、晋的音乐,被纳入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为音乐学界的研究添上新的一笔。
三、研究篇
“中国音乐理论研究最大的不足在哪里?”这是黄老师提出的一个思考题。随后,他详细分析了国内的研究现状,表示:比起其它学科,音乐地理的研究成果太少,所以他才想到去复旦大学地理研究所做研究,并且其团队所做的音乐地理研究都发在《星海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大厅学报》的专栏。同时,该团队还做了大量音乐地理英文文献翻译的工作,但因为现实的困难,现在推出的仅有两篇。事实上,不管人文学界或者音乐学界在音乐地理方面发表的论文大概500篇左右,著作2-3本,可见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可深化空间。
在展演方面,黄老师及其团队推出了《丝绸之路——明清俗曲》以及《乐声飞天——丝绸之路上的民间器乐》等学术性展演成果。
四、课程篇
黄老师团队近期还将推广各个地区音乐领头人所讲解的民间音乐电视教学,并详细介绍了各个老师的情况,之后会在各大电视台进行一节课25分钟的标准授课。这是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的项目。
他在中国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大厅开设的理论选修课《中国音乐地理文献导读与写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五、反思
以上就是黄教授归纳自己这几年所做的研究。之后他对自己的研究进行了一些反思,并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首先,他认为,我们应该拿出产品。“你研究了这么久,有什么东西能证明你研究的价值呢?”所以说,能参与实战的士兵才有成为将军的可能,否则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推动学术的进步的。接着,黄老师谈到了理论与应用的问题,他指出,好的作品应该是满足“广需、刚需和长需”这三点的,并以苹果公司举例告诉我们,好的作品总是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的。最后,黄老师认为,要想在当代社会推动音乐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合作”。“再好的资料,你自己抱着是没有用的!”他认为,现在就是合作的社会,就是动用各方人力物力一起开发新道路的时代,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才能推进学术、学科的发展壮大。
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表达几乎是黄教授贯穿整场的表达方式,他用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师生们充分理解了他所想表达的东西,也为我们开拓了心得学术思维,指明了新的方向,鼓舞了在场的所有人。
参与聆听本场讲座的还有我院吴凡副院长,以及来自我院音乐学系、舞蹈系、器乐系、钢琴系等系的多位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约60余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我们期待黄老师及其团队在未来的中国音乐地理研究领域,为学界带来更多学术大餐。